接到母校三中四十年校庆征文通知时,我正在德国连续阴霾的初冬雨天里怀念家乡明艳温暖的阳光。仔细想想,上一轮有印象的校庆应该是1998年吧。校庆大会那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和同学们一起,穿着红底黄条(男生蓝底黄条)的校服,搬好凳子排着队,按年级班级坐好,在逸夫楼前听报告。斜晒在背后的太阳让人觉得特别舒服特别困。想来这已是二十年前,所以回忆过去特别有助于正确认识到自己已经挺老了。
母校二十年校庆时,我上初二。时钟再往前拨一年,1997年三中初中部恢复招初中生,笔试面试考体育,然后录取名单贴在逸夫楼外面黑乎乎还没拆完的矮墙上。就这样,我和另外80多位同学成为了三中复招初中部后第一批最小的住校生。想想后来自己的若干次经历,很多都与“第一回”挂上钩,也许这里就是起点吧。
作为第一批住校的小朋友,初中部当时可谓集全校宠爱在一身。宿舍有太阳能浴室,食堂单独开小灶,晚自习提前放我们回去睡觉……反正高中学长们是各种羡慕嫉妒。不过,比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爱岗敬业的老师和真诚亲密的小伙伴。我依然记得老师们手写蜡印制出的试卷,一边批评我们宿舍脏乱差一边对我们的生活关心得无微不至。
我尤其怀念老师们用“高度自律”的理念调教我们的日子:晚自习不巡视,小考不监考,暑假自觉背诵三篇长诗,自己听动画片原声排练英语剧……在这样高度信任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自由、包容和自律带来的极大快乐。一些发(拼)奋(命)的同学自觉提早起床,搬小板凳在走廊上看书,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同窗情谊在朝夕共处、嬉笑怒骂和你追我赶中日益牢固。
我运气很好,在三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学习方法,还有这样一群好老师和小伙伴。在后来的生活中,特别是我迷茫低落的时候,他们常常给予我支持、安慰和鼓励。
高中毕业告别母校时,情绪有点复杂。那年清华首次在四川招文科考生。报还是不报,我纠结了一周。有天我跟梁泽刚老师说,数学考得不好,打算复读。梁老师对我重复了一遍在课堂上讲过的话:不要怕,不要悔。最终我一咬牙一闭眼填了,所幸运气还行,没落选。
这所艺名为“蓝旗营技术学院”的园子为我开启了更多“第一回”的可能性,让我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成长。好玩的比如大一选修第一次为文科院系学生开设的金工实习,换回一把自己做的镀锌小锤子(现在还闪闪发亮能砸核桃)。受益终身的比如身为体育渣和旱鸭子的我第一次挑战游泳并逐渐喜欢上锻炼。最近的比如三年前选择出国工作一段时间,去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交易所摸爬滚打,在陌生环境中体会“体制内创业”的百味杂陈。
其实呢,“第一回”说到底不过是个精神图腾,一则是为了给自己倒腾的那点芝麻大小的事情赋予一些说头,二则是鼓励自己万事皆有可能,不要自我设限。固然,“第一回”也不一定是好事,不是还有炮灰么?但人生无非也就是千万枚名叫“第一回”的小碎片拼成的图。当面对不确定性时,当自己需要充电时,我常常会想起三中教会我的事,然后给自己端碗鸡汤:认真决定,勇敢尝试,不惧不悔,这拼图不会太难看。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