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我要复读,选三中还是七中好?”
“三中是老哥的母校,他的管理风格比较严谨,这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应该去的地方”。这是两年前我对于母校的评价。
恰巧,不久之前又和几个当年的同学聊起三中的故事,听说母校早已换了模样,更加开放、创新、包容。三中出品,必属精品!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依然记得我们当年常听到的鸡血:今天我已三中为荣,明天三中当以我为荣!到今天我还是以三中的出身为骄傲的!
现在的我们虽已身在社会名利场,但是对于当年的从笔峥嵘岁月依旧不忘。可爱可气的年级主任杨某人、汗流浃背的数学郭老师、大气耿直的英语袁老师。奥对了!还有普通话不怎么好的刚哥,哈哈,这些个知识点、记忆点依旧相当明显了。
除了记忆,更多感激。或许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帮助过自己不少,而是因为遇见彼此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好。例如天生丽质(励志)——赵云帆;天道酬勤——许瀚丹;笑口常开——周美龄;阳光灿烂——杜Fish......
正所谓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那我也就挑一挑,舀一个最明显的回忆点吧!天生丽质赵云帆!
也记得云帆同学也说过自己天生丽质,严格来讲也不是没道理!智商高、情商高、钢琴级数高,这种三高女生对我们的“伤害”很大,因为物理老师说过,她大脑转得快,脑电波辐射大!吾信真理,吾亦信吾师!
只是,初中的时候我的首任班主任就强调:作为一个男生,跟女生比有意思吗,你咋不跟女生比生孩子呢!吾信吾师再加一!
可万万没想到,全班60个女生,9个男生,男生跟男生比有意思吗?没意思!跟女生比,有意思吗?也没意思,因为事实证明当时也比不过!但是不能怂,就要目光聚焦坐在第一把交椅的人——云帆同学!
坦白讲,尤其是高三的时候,成绩已经不是我考虑的核心问题了,倒不是因为有多好而高枕无忧,而是此时我陷入了人生的终极命题的探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哪有时间管这世俗小事,但是现实的板砖把我拍得很服帖呀!
每每看到受人怜悯的分数的时候,我又想起了第一名同学是怎么操作的,我总结出来就是:自律和习惯的力量。当一个人极其自律,然后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这样的女人太“可怕”!人家给我的感觉她很自如很自由啊!可后来我用了无数试错才领悟到自由的前提一定是自律!这也是我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一直在不断践行的,自律二字在现有的生命中很少被别人提起,但是在我的生活中确实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以至于自己在择偶的时候也是有这种自律症倾向!
不过在此还真得对她说声感谢:当年,在我对计算机不熟的时候施以援手,帮我打字!
严格来讲,高中三年正是自己价值观初成的三年,对于那些花儿的记忆,始终牢记,心存感激。不管在哪里,愿所有人一切顺利!
攀枝花市三中高2014届11班学生 农奥兵
2014年毕业,转瞬已经四年有余,上个假期在学校门口遇见张永萍老师,她感慨:“原来你们这一届学生大学都毕业了”。一瞬间是时间意义上的流逝,薄薄一纸通知书带来那种巨大的惊喜,命运也许从此不同,这对于后来辗转两地求学的我,那些改变和惦念却十分漫长。
高中的时候老师们常说,“现在还有人天天盯着你们学习,以后读大学就靠你们自己了”,虽然那些年他们说“到大学就解放了”是假,但这句话却是真。后来每当我回忆起高中那无数个晚自习,总是想起老师们办公室亮着的灯。生物老师总是抱怨数学作业多,透过走廊看对面他一直在办公室等着我们去问题。班主任的电话更是永不关机,随叫随到,高三那年,她女儿还在我旁边做小学数学。那时候,我们和老师,是站在同一边的人,是最好的战友,共同迎战那个叫“高考”的敌人。
高中的时候,物理不是太好,那时候赶上课改,流行小组学习,每逢物理课老黄总是喜欢点我上讲台讲题,时间长了,就有一种默契,他点人的时候一有迟疑我就觉得是我跑不掉了,后来讲得多了,虽然物理分数不见涨,我却开始喜欢物理课了。后来大学选了暖通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全是物理,愈挫愈勇,得是多亏了那年的物理课。
也是高考那年,班主任说我还挺适合学中文的,后来中文没学成,为了不遗憾,我跨校区双修了法学,一学就是两年,再也没有周末,寒冬酷暑,乐此不疲。
17年的时候回到四川支教,在阿坝州里海拔3300米的藏区里教语文,手机没有信号,二十天里跟学生们讲诗讲故事,偶尔也聊聊理想和未来。忘不了高中时的“课前一讲”,照着那时候小郑的样子带着藏区孩子们去做,看着他们从不敢开口到滔滔不绝,五分钟再也不够,像极了那时候的我们。
早些年有首歌歌颂老师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真的长大后发现也许职业的选择让我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但那些年在老师们身上学到的知识、方法甚至品行早已改变了我,也改变了后来我遇见的人。
北方的冬天很冷,新校区在五环外的一个镇上,外卖越来越方便,再也没有晚自习下课去学校后门小吃街溜达的期盼,昔年朱砂痣,今朝也成了白月光。刚毕业的那年,跟最好的朋友相约,去电梯公寓门口的小二楼,点十块钱的铁板饭,老板还是习惯给我多加一勺饭,夜色中被一群穿校服的同学包围,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也还没毕业,还能回去跟语文老师争论“档案”的“档”为什么要读四声。
去年十九大开幕的时候,学校BBS上开出了一个话题#你的五年#,翻了翻相册,找出两张照片,一张是13年学生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在三中大礼堂,另一张是17年开学典礼老生代表发言,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梦四年,初心未改。
附:
文中老黄是黄爱平老师,小郑是郑碧红老师。高中三年,被许许多多老师教导、关心,习得的道理也渐渐成为我后来人生的准则。
谨以此再表感激,遥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