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早上7:30,攀枝花市三中继续开展“我心中的中国精神”学习活动。在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高二(18)班陈炎辉同学结合市三中校本教材《中国精神教育读本》与全体师生分享了“我心中的中国精神”第三讲——长征精神。
国无精神难富强,意志可助谱新章
八十五年前,一支为了正义,为了解放穷苦人民的革命队伍——中国工农红军,让人们见证了这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艰难前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狂轰乱炸中殊死搏斗,中国这片破碎的山河才得以重新统一!
八十五年后,我们怀念那些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接过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传下去,弘扬长征精神,赓续新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被迫开始长征。
10月21日,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此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自此,红军如重获新生,他们重振旗鼓,振奋精神,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他们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四渡赤水,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人。随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
两年之久,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它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激励着一个有14亿人口的中国朝着美好未来奋勇前进。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学习,我如身临其境,我似亲眼目睹了草地的神秘,雪山的险峻;亲耳聆听了大渡河的涛声,川主寺镇的传说;亲手触摸了泸定桥冰冷的铁索,“红军树”累累的弹痕,品味到什么是真正的伟大,圣洁,崇高和永恒。也使我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民族和国家,必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它在人们的内心蕴藏,外化成为一种能量,它像看不见的火光,如地球深久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为天地间提供不竭的能量。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做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今世界,面对出处未知的新冠肺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复兴之路光荣而又艰巨。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复兴梦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实践历程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成为我们信仰的力量之源。我们学习他们,不仅要学习他们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们在历史和理论学习中发现真理、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精神。
同学们,作为三中学子,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中国青年,我们唯有以长征精神,将小我融进大我,以绵薄之力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才能彰显青春的价值,拓宽不断延伸的的复兴之路。在新的长征路上,愿我辈青年都能坚守革命意志,谱写时代华章!这就是“国无精神难富强,意志可助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