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一区一区区三区四区_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老夫子_特黄无毛一清二楚在线观看

?
欢迎访问四川省一级示范性高中(引领型)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官网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三中要闻 >
新闻中心

三中要闻

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 | 攀枝花市三中举行第38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10 11:56  浏览次数:

9月9日下午,市三中党委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了全校师生共同参加的“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庆祝第38个教师节活动。大会设置市三中学园路校区图书馆演播厅1个主会场,钒钛高新校区、各班级教室共75个分会场。

大会隆重而简朴。市三中全体师生集中收看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的《习近平的教师情》专题视频,对2021-2022学年度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显著成绩的47位岗位能手进行了表彰,6位教师代表交流分享了成长经历,58对师徒签订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培养协议,回顾了建校43年来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展望了学校在“十四五”新征程上的光明前景。

16:30分,大会在嘹亮的国歌和校歌声中拉开了序幕。

 “作为市三中光荣的一员,我庄严的宣誓:我将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履行教育者的全部义务......”在校党委委员线鹏同志的领誓下,全体教师重温市三中教师誓词,铿锵之声响彻全场。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学林宣读“岗位能手”表彰名单,校党委领导班子为受表彰的教师颁奖。

来自不同教龄段的6位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回顾他们潜心从教的点点滴滴峥嵘岁月。

一声师父,一世敬重。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场仪式感满满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盛会,将为市三中年轻教师成长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38个教师节之际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领袖的殷殷嘱托萦绕在耳旁,镌刻在心底,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校长陈柏羽做了《喜迎二十大,携手向未来》的主题讲话。他指出,十年来,市三中全体教职工秉承“崇德、敬业、砺志、博识”的校训,弘扬“不满足、永追求、敢担当、能创新”的校风,在求“真”中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工作总思路,践行着“修德砺志、善知力行、以人为本、成长成功”的办学思想,落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展示了三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展现了三中人勇于斗争、敢于胜利、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自信自强。

全体三中人将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戮力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攀枝花的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三中教育事业新篇章,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岁月流金,硕果盈盈,因为热爱,教师们把光阴写成了一个个多彩的故事。9月9日下午,市三中党委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了第38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学校分别邀请了刚入职的教师代表邱煜乾、入职10周年的教师代表吕瑞娟、入职20周年的教师代表张丽珍、入职30周年的教师代表罗建新、入职40周年的教师代表甘云林以及入职刚好38周年的教师代表彭彦明,邀请这六位教师为我们分享他们的教育故事。他们的故事也折射着每一位三中教师、每一位教育人的教育历程。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故事,一起去感受那春蚕的情怀,红烛的风骨。

 

怀揣梦想   竭尽所能

市三中  邱煜乾

 

金秋时节,我们满怀喜悦,我们欢聚一堂。今天,我能够代表新教师在这里发言,与攀枝花市三中的各位领导、同事一起共同庆祝我工作以来第一个意义非凡的教师节,为此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荣幸。值此佳节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新教师向提供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校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以后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各位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祝福。

攀枝花市三中是川西南滇西北、金沙江流域的基础教育旗帜,是全省教育改革创新的标杆。三中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的骄傲。如今我为自己能加入这个充满希望的集体,由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倍感自豪,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着的重大责任。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们,虽然对教育充满着憧憬和热情,却也曾因为角色的转换而感到迷茫。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我们多么希望有一个人可以走到我们面前,微笑着说:“没事,我来教你!”很庆幸,在我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学校就为我们每位新教师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师父,尽可能地让我们新教师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得到帮助,迅速成长。我们新教师深深体会到学校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的良苦用心。学校的关怀使我们如沐春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有领导在引领我们,有同事在帮助我们,有师傅在关爱我们,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教育是塑造未来、孕育希望的伟大事业,我们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年轻教师,我们深知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管理模式有待创新。这一切与学校的期待相比,与前辈们的学识相比,都还有太多的差距,我们迫切期待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尽快胜任学校的各项工作。

如今,我在攀枝花市三中钒钛校区担任化学教师和年级干事已经一周有余。得益于学校的新教师培训,我能够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快速适应我所在的工作岗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辜负校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把更多责任心、爱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以及管理工作中去,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目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母校的发展涂上一笔艳丽的色彩!

尊敬的老师,话语再长,也说不完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诗篇再美,也表达不尽我们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今当击水三千里,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在的我们是攀枝花市三中的一员,是怀揣着梦想的攀枝花市教育工作者,年轻的我们必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攀枝花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竭尽所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托起祖国未来的太阳!

最后,我要向在座的每一位辛勤耕耘在教育领域多年的前辈们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不断成长  不断超越

 
 
市三中 吕瑞娟

 

 

今天非常荣幸作为工作十年的教师代表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这十年的感触。还记得2012年7月1日上午9点,我带着行李到达攀枝花金江火车站,杨师傅接我回学校报到,记得中间走到某一处时,车速加上坡度,一阵失重的感觉,脑袋直接顶到了车顶上,这飞一般的感觉让我记忆十分深刻,一路紧紧抓住门把手,忐忑地开启了我在攀枝花的工作与生活。

转眼间十年已经过去。十年间,从河南到攀枝花,从东南西北方向变成了坎坎上、坎坎下和山背后,从面条到米饭,从馍菜汤到麻辣香,从一个人变成了一家人,从一到假期就是家中干家务的主力,变成了偶尔回家的客人,再到父母口中不带孩子回来就别回来的“外人”。十年间人生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想遇到的、不想遇到的事情,漫天鸡毛,注定都要去面对,有哭有笑,在这中间我也在不断地成长,成家立业,安身立命。

2012年7月,我由学生转成教师这个角色,心里既期待又忐忑。2012至2013学年,我担任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刚开始工作时,我满腔热忱,精力好像是无限的。虽是新老师但还是很有信心,坚信努力就能把事情做好。听课、上课、管理班级、反思、总结等等一件也不落下。做事情干脆利落,对学生严格管理。自己全力以赴,所以就无法原谅学生犯错,无法理解学生坐在教室里不学习这个事情。慢慢地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理想化了,我没有体会到学生其实还是个半大孩子,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鼓励和督促。我也发现自己急躁了,应该多一点耐心,多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更需要时间去磨一下自己的性子。

到2017届时,我又担任了班主任,这次相对第一次就明显轻松了很多,很多事情都能够相对稳妥的处理。但面临生育和工作的矛盾,我选择了先生娃,可能是缘分到了吧,生了一胎,紧跟着又生二胎。生了两个孩子再回来工作时,我在工作上的自信心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各方面的焦虑、挫败感压得我喘不过气,开始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自己出错,工作几年了没有什么成绩,这段时期非常地难过、迷茫。这期间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廖柏松老师对我不断地鼓励和肯定,我再次从自己的教学专业上着手,收起了所有的浮躁,静下心来研究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就这样自己的状态不断地好转起来。罗书记见到我也说:“吕瑞娟不错哦,笑容多起来了!”我鼓起勇气,在上学期参加了赛课,冯蓉波老师和数学组全体老师帮我打造精品课。特别是冯老师尽心尽责地对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一遍一遍的修改和指导,最后我在攀枝花市获得了第一名。我自己感觉整个过程像是生了个三胎一样,有痛苦更有收获。感谢数学组所有的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学校领导及同事对我的关心。

在2024届,我担任了12班的班主任,或许是自己也成了孩子的妈妈,经历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我对学生的许多行为都能理解并接受了,学生都比较愿意与我沟通。我相信老师的真心会换来学生的真情,我们班也会越来越好。

谈到未来,我最大的理想是做幸福的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磨砺,我觉得幸福;和挚爱的教育事业在一起成长,我觉得幸福。在教育这块热土上,我会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耕耘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反思每一天,成长每一天。

期待下一个十年!

 

感恩,热爱,学习

 
 
市三中 张丽珍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已经整整20个年头,而且这20个春夏秋冬都是在三中这片热土上度过的。沿着这些年的教坛之路走来,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感召别人的豪言,有的只是一颗做好份内工作的平常心。

今天我的发言有三个关键词:感恩,热爱,学习。

首先感恩三中,感恩三中的各届领导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最终所有的承重都得落在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学生,而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又取决于有什么样的老师。三中能集这么多精英教师,正因为有英明智慧,高瞻远的领导。虽然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不那么占优势,但我们的教育改革从未落后过。从2003年我们“申示”成功,到2005年的“研究性学习”,再到后来的“学本课堂”,我们始终是攀西教育的“领头羊”。更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三中的领导们能够知人善用,包容知识分子张扬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让每位老师都能各尽所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所长。其次感恩三中有着一批名副其实的大师。作为一个北方人,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选择重庆成都,而选择了包容性强,人文环境南北方兼具的攀枝花,这样的选择是我毕业时候慎重考虑的结果。二十年过去了,我一刻也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初入三中,我遇到了一大群良师益友,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各自学科的顶尖高手,而且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后生晚进,总是尽心竭力地提携帮助,丝毫没有保留遮掩,在他们的影响和帮扶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提升了学科教学能力,更是懂得了很多生活的智慧。最后感恩帮助我,促进我成长的年轻后辈们。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激情和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运用的熟练程度,都是我望尘莫及的。

第二个关键词:热爱。热爱我们的职业,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学校。有人问我:“你想过从事别的工作吗?”我说:“从来没想过,我不知道除了教书我还能干什么。”高中的时候我就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当老师,也适合当老师,真的很享受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四十多双眼睛专注地望着我,我心中就倍感满足。每当这时,心中就飘过泰戈尔的那句诗:“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眼里找到了天空”。是的,老师的心,在学生们求知的眼睛里找到了完全神圣的天空,为了这神圣,我们奉献了一生。其次,热爱自己的学生,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包容,去理解,去有耐心地辅导和沟通。第三,热爱自己的学校。记得学校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离开了三中这个平台,你什么都不是。”真的是这样,只有学校发展好了,我们每个教师才能发展好,所以我们要有使命感和荣誉感,要有把三中建设成攀西地区一流学校的责任感。

最后,我想说说学习。虽然已经工作20年,但我们的职业生涯也只是过半,这个时期是一个关键期,我们身上少了年轻时锐意激进的气魄,对工作激情消退,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渐渐流于平庸。这时的我们更需要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年轻教师学习,向学生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在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形势之下,要想不被社会淘汰,不被一起工作的同事嫌弃,不被学生讨厌,我们不得不学习,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再次祝福我亲爱的同事们健康,平安,快乐!

 

感谢师恩  砥砺前行

 
市三中 罗建新
 
 

三中是我的母校,一个从1982年起就承载我初高中求学的地方。

回想当年,一条马路横穿校园,煤渣铺成运动场,风一吹整个校园顿时黄沙满天;那时学校没有逸夫楼、图书馆、体育馆,更没有高三园,学校当时的名称是渡口市炳草岗三中。85年,学校总共25个班,1300名学生,还没有今天一个年级的规模大。

那时教我们的都是攀枝花的名师:教初中地理的刘俊龙老师、教初中语文的全国模范班主任殷通云老师、教高中历史的王廷明校长、教语文带班主任的费爱萍老师、教物理的陈远尧老师等。他们是三中的第一代教师,他们堪称三中“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典范。

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难以忘记初二学几何时,我连两个三角形全等都推证不来。是数学胥昌华老师手把手地教了我快一节课的时间,让我知道了怎么通过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边证明三角形全等。这增强了我学几何的信心。初三毕业时,我成了班里几何学得最好的学生,这也为我现在教几何光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难以忘记:1987年中日围棋擂台赛期间,受聂卫平力挽狂澜为国赢得擂台赛的影响,我痴迷于围棋,每天背着围棋到学校来下,导致高二物理、化学严重偏科。是班主任费爰萍老师两次家访让我幡然醒悟,把我重新拉回到学习的正轨。

我更难忘记:88年高考我只考了361分,离录取线差了一百多分。361刚好是围棋棋盘的交叉点数目,我遭到了上苍的惩罚。我一度消沉,但别无他法,我只能选择复读,复读期间,是物理陈远尧老师的鼓励和悉心教导让我在物理学科上有了长足的进步,88年我物理只考了31分,89年我物理考了76分,终于迎来了高考的成功。

正是这许许多多老师的一言一行让我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困难中克服障碍,在黑暗中找到光明。那一年受老师的影响,我在高考志愿上填报了师范专业,我看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我也想用我的付出去影响改变学生的一生。92年我如愿地当上了一名物理教师,98年由于工作出色我顺利地调回母校成为了三中第二代教师中的一员。

回到曾经熟悉的校园,能和恩师共同育人是我人生莫大的荣幸。我时常感念师恩浩荡大爱无疆,它把人生的春天奉献给了芬芳的桃李,却给自己留下了冬的干净,雪的洁白,冰的清纯……

在三中从教的日子里,我唯有教好书育好人方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一转眼,我已从教三十年。三十年来,我分别教了15年初中,15年高中,我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和省一等奖的学生有百余位。我教过的何吉波、方圆、陈乃彬、刘通博、叶露、何希等考上清华、北大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有近二十位。三十年来,我带过11届初中毕业班,8届高中毕业班。工作上我顾全大局,多次承担高一高二班主任和三个班的教学工作以及三个班的高三教学工作。由于工作努力,我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师德标兵、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

如今三中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新高考“3+1+2”制度的改革,钒钛新校区的建立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科学引导高一学生的生涯规划和选课走班?如何做到在一校两区的格局下开新局谋新篇?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三中人面前的问题。作为三中人,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作为新校区的一份子,我将与大家一道在年级的带领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开学至今,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为了不耽误新高一学生的学习,我们新校区很多教师留的留在学校,上的上网课,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会理、仁和的学生返校,每天都有感人的事情在发生着。在年级有条不紊的管理下,我们用实际行动稳定住了教学,稳定住了学生,在新学期伊始给社会、家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三中的学生,我见证了三中的过去。作为三中的老师,我将见证三中的未来。我将秉承“崇德敬业,砺志博识”校训,将三中教育发展的接力棒传递下去;我也将在我从教的最后八年全力投入到新校区的发展中,让我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让我们砥砺前行,共创辉煌!

 

谈师论教

 
 
市三中 甘云林
 
明天就是第三十八个教师节了。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能代表40年教龄教职工发言,我感到很荣幸。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激动、感激、悲伤、骄傲。激动是因为我似乎从来没有在这样大的场合发过言;感激是因为学校领导的信任;悲伤是因为一年半后,我将淡出大家的视野,也许和许多的同事不再是500米内的时空伴随者,我生存的意义也将重新去找寻或者重新去赋予;有些许的骄傲是因为作为一名有40年零两个月教龄的教师,我坚持到了现在,而且目前正陪伴着高2023届17班的同学,迎战明年的高考。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些什么,其实想了不少,但最后还是决定讲一讲我的从业经历和我对教师这份职业跟教育这项事业的理解和认识。
我于1982年7月,从原渡口市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被分配到盐边县民族中学任教初中语文,当时我只有十八岁半。学校在花果山,民间叫花果山民族中学,距离县城大约有7、8公里。还记得当时我是骑着自行车,拉着行李到学校报到。当时到校的公路是土路,其间有一段长长的陡坡,只能推着车前行。当时学校条件算得上艰苦,我与同级毕业的体师班同学同住一间寝室,房屋简陋不说,最难的是上厕所,得走四、五百米。学校办有教师食堂,每顿记账,每周大约吃两顿肉,吃肉用秤称,记得有一位同事每到吃肉时一般都能吃一斤多熟肉。当时我们的月工资是42.5元,每月吃饭花去十几块,零花十几块,省吃俭用每月最多只能存下十多块。80年代初期,时兴成人教育,自己深感自身文化素养和学科本领不够,所以决定报考。本来83年就已考上,无奈校长一再挽留,这样就一直拖到85年才到攀枝花教育学院进修中文专科。进修专科其实也是因为自己不知怎么填报志愿,本来按当时的考分我可以直接填报省上的本科学院的。好在当时是带薪学习,心里特别舒畅。教院进修两年后,到了1987年7月,我被调到盐边县中学任教高中语文,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梯度,逼迫自己刻苦钻研,用心教学。记得当时要给学生出资料或考试题一律得刻蜡板,所谓的蜡板就是一块有条纹的钢板,面铺一蜡纸,用铁笔在上面刻写字迹,我先后刻写的蜡纸应该是不下七、八百张。
在盐中教学从87年直到2003年,一共16年,教了十届毕业班。最高光的时刻就是94年教出了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当时盐边县委县政府为盐中摆了庆功宴,且发给每位教这个班的老师一千多元奖励金。2003年3月,我考调进了三中,至今已经19年整,这19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大家所见明知,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回顾自己四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在盐边县民族中学工作5年,在盐边县中学工作16年,在市三中工作19年,职业生涯可谓简单顺风,人生经历可谓平淡本真。这期间,让我颇为苦恼的是不断为文凭努力。先是报错了志愿只进修了一个中文专科,后来到2000年评高级职称时文凭不达标,只好又报考了四川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到2003年各项硬件达标才顺利评上高级职称。
分享完职业经历,下面说说我对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的认识。
说到教师,光环实在太多,但我个人认为教师这份职业首先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饭碗,要干好份内的活,对得起我们所得的报酬;教师的职业区别于其他行当的是不断消磨自己,成就学生,这就是这份职业的伟大之处。说灵魂工程师,说蜡烛有些过誉。90年代初,我曾写过一首小诗发表在当时的《攀枝花文学》上,标题是《粉笔》:
 
 

《粉笔》

 
一柱体世界的侏儒
行着
又掘进着
在黑色的沙漠
在心的沙漠
 
飘逝了
又繁茂了
纯洁的血
无韵的歌

实,教师就像一支小小的粉笔,消磨了自我,培育出满园桃李,这也就是教师这份职业的平凡和伟大。

再说教育这项事业,社会上对“教育”认识可谓见仁见智,异彩纷呈。我个人一孔之见是:教育是引导是唤醒是触动,是一段充满爱心的鼓励和鞭策。脱离了教育本体的教育是海市蜃楼,花样翻新的教育也许是为了急功近利,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九十年代有一句天大的谎言“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的实践证明这是极其荒唐的。身为教育人谁不希望自己能点石成金,但实际往往不能如愿,因为我们都不是神仙。《论语•子罕》曾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个“毋”字正好道出了教育的规律,即不要主观臆断,不要绝对化,不要固执拘泥,不要自私偏见。对于学生,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期待他们,感化他们,成就他们,而不是去强行改变他们,让他们脱胎换骨。做安静踏实的教育,做自然朴素的教育,做随缘用心的教育,这是我一贯的认同和努力。教育既然是一项事业,事业当然是用来干的,要干好教育事业就两句话:一句话叫履职尽责,一句话叫不断更新。在教师岗位上干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甚至不断更新自己的性格,那么干好教育事业必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最后我想仿拟苏东坡《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作为我教育教学不惑之年的总结,也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语。“心如不系之鸢,身似已枯之松。问余平生功业,民中、盐中、三中。”

 

教师节感悟

市三中 彭彦明
 

明天是我们教师的节日,我们欢聚一堂,庆贺第38个教师节。非常荣幸,作为老教师代表,有机会走上这个舞台,说说我的节日感言。

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全社会大兴尊师重教之风,我有幸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85年)赶上了第一个教师节,从此我们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这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教师的关怀,体现了教师的价值。我记得当时学校给我们每个老师发了一个暖水瓶(当然现在已经不用这个东西了),全校老师都感到很温暖,说明我们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时光如梭,转眼间,今天我们已经在庆贺第38个教师节,说明我已经是一个耕耘教坛37年的老兵。回首过往的教学经历,我曾青涩,也曾懵懂,有过成功的喜悦,曾教出多名高考状元,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班主任,也曾有过遗憾,但我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踏实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用心撒播知识与爱的种子,以一种高贵而神圣的姿态,教育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有很多学生感念我的点滴教诲,在各行各业中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我们的工作让家长放心。教师工作体现了我为人师者的神圣责任和神奇的创造力。我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我作为一个资深化学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用化学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改善民生,还教给学生:善良、正直、勤奋、有责任感、有上进心、不轻言放弃,无论身在何处,遭逢何境,都能高贵优雅的生活。这就是教师职业的神圣。在我最后两年的教学生涯中,依然要体现我作为教师的价值,对我的学生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给我的学生一双健壮有力的腿,支撑起他们坚实而挺直的脊梁,让他们走得更远,脚步更稳健。这样,当我退休的时候,我可以骄傲我生命的小径曾开满鲜花,我可以掂量出我这条生命的沉重和饱满。这都是为了让我能更有尊严地活着。

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新学期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在各自岗位上,齐心协力,奋发进取,为我校更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 化德县| 安化县| 炉霍县| 莱芜市| 桐乡市| 沙田区| 上思县| 客服| 颍上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