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市三中2015届、2016届毕业生王奕,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保研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现已录取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又是一年海棠花开,天津的空气中都是淡淡花香。收到母校推文邀请时,我既欣喜又激动,不知不觉间距离2023年高考只有两个月时间了。2015年,我在第一次高考中留有遗憾,因此毅然决定再续一年,因此我和三中有着四年的青春故事。但是我想,在这个节点,学弟学妹们应该不会感兴趣所谓“青春疼痛文学”,因此我想以本科以来七年时间的学习心得,给大家提供一点备考干货,如果确有帮助,那也算是读有所值!
首先,高考不相信眼泪,牢牢记住“没有得分就是不会”这一极其残酷的评判标准,客观且科学地看待“唯分数论”。六门学科的卷面分数总和是高三备考的目标函数,而有限的考试答题时间就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约束条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自己的分数总和,是每一位高三学子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学弟学妹们一定要重视每次周考答案的解析与步骤,逐渐养成以“采分点”为导向的答题习惯。对于理科类考试,重点关注原始公式和关键条件;而对于文科类考试,重点关注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此外,卷面书写、答题顺序等也是重要的约束条件,都需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不断试错与总结。
其次,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六边形战士”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的目标,但这并不是偏科的借口。发挥优势一定是以稳定劣势为基础,只有当发挥优势的分数收益大于已有劣势的分数损失,备考过程才是有效率的,周考训练才是有意义的。若以发挥优势为幌子“纵容”自己的偏科行为,最终只会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最后,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剩下的时间里,把握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是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例如卷面分数就是绝对指标,而单科或总分排名就是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固然重要,但是相对指标才是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这也是“一分一段表”的价值所在),因此,周考总结的重要一项应当是个人排名的动态变化与总体趋势,而且应当细化到每一单科,从而为后续备考中发挥优势提供数据参考。
二是预判与现实的关系。我在2016年第二次高考备考过程中的一个最大进步就是,估分与实分的差距越来越小。虽然估分这一环节在出分填志愿的当下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我认为估分能力的训练绝不是“多此一举”。一方面,若估分远远高于实分,意味着卷面“投入”并未转化为有效“产出”——即分数。身边经常听到的抱怨与牢骚是,“我写了这么多,为什么没得分”,“我只是答案错,为什么扣这么多”。虽然不可避免存在阅卷老师的误判与漏判,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是不是没有分点答题,我是不是缺失必要的原始公式与关键步骤,我是不是字迹潦草以及存在大量涂改。随着周考次数的累加以及估分能力的训练,当拿到参考答案的同时,如果你能准确知道“失分点”,并且在下一次周考中予以弥补,日积月累,自身的进步一定是巨大的!
三是内卷与躺平的关系。大家虽身处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之中,但多少也会接触到“内卷”“躺平”“同伴压力”等方面的社会情绪,再叠加上高三的汗水与泪水、迷茫与困顿,对于学弟学妹来说是一场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对于高三的压力疏导,我相信母校有专业的心理团队为大家保驾护航,这里我仅提供一点个人经验。我认为在“内卷”与“躺平”中,还有“间歇性仰卧起坐”这第三种心态,书面来讲,其本质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积极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户外活动,例如体育课、跑操等。不仅如此,大家还应保证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的充足睡眠,永远记住熬夜刷题是“亏本买卖”,对自身免疫力、生物节律和心理情绪都会产生极大损害!
清明节后,春意甚浓。又想起苏轼的那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大家拥有“05后”的青春标签,正在出演“高考”的青春剧目,期待你们六月金榜题名,祝福母校六月再续辉煌!